首页 » 专业五金资讯百科 » 野败-野败水稻的发现

野败-野败水稻的发现

xinfeng335 2023-12-28 专业五金资讯百科 25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野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野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杂交水稻半不育株来源?

1970年10月,李必湖在海南岛三亚南红农场,与该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一起,在农场旁的水沟里,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他当即把这一发现转告正在北京查阅文献的袁隆平。袁隆平听到这一好消息后,兴冲冲地从北京赶往三亚,他仔细检查了这株野生稻,认为这株野生稻除雄花没有生育能力外,其他一切都正常,这株野生稻只是雄性在生育方面是失败的,因此他就给这株野生稻起名“野败”。这株“野败”就是现在绝大多数“三系法”杂交水稻中不育系的老祖宗。

1970年冬,就在袁隆平、李必湖等带着“野败”回到湖南后,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的颜龙安和他的助手特地从江西到湖南,向袁隆平等学习培育杂交水稻的有关技术,随后他们将“野败”带回江西。这株“野败”在江西按时抽穗,颜龙安等不失时机地把“野败”的雄性不育性状成功地转送给了栽培稻“二九矮1号”,终于在1972年冬培育成“二九矮1号”不育系和“二九矮1号”的同型保持系。袁隆平等用同样的方法,在1973年秋也培育成功“二九南1号”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

最早提出杂交水稻理论是谁?

杂交水稻理论由美日提出,而由袁老引进我国并发扬光大,袁隆平在历经几年的观察、实验和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总结提炼之后,1966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该文在国内外第一次论述了水稻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并指出其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生产利用前景,突破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开启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先河,为以后我国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划时代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袁隆平被称作“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以后,袁隆平在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等众多领域的理论、育种、推广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量一次次突破极限,亩产500Kg、600Kg、800Kg、1000Kg等,与“野败”发现者李必湖、‘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等千千万万杂交水稻研究人员共同抒写了杂交水稻研究的伟大征程!而袁隆平,就是整个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代表,万千荣耀集于一人!

袁隆平

1960年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

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1973年以什么为代表的扇形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1973年,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代表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组作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发言,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此后,杂交水稻先在湖南推广,后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野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野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ideahousetour.com/post/7280.html

最后编辑于:2023/12/28作者:xinfeng335

相关文章

水稻的英文-水稻的英文怎么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的英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稻的英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

专业五金资讯百科 2023-11-19 阅读22 评论0